英国使团送给清朝速射炮,为何清朝大臣却一点

短剧大全 2025-08-18 05:17www.zydelig.cn娱乐爆料

在18世纪末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一份特殊的礼物踏上了前往大清的旅程。这份礼物是一门轻型的铜制速射炮,它的发射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每分钟可以发出20至30响,这在当时的后膛炮尚未发明的时代,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马戛尔尼以为,当他的部下展示这门速射炮时,大清的大臣们会露出震惊的表情。出乎他的意料,那些观看的大臣们却显得相当淡定,仿佛已经见过无数次似的。马戛尔尼对此感到困惑,因为他得到的情报显示,大清并没有这样的火炮技术。

确实,当时的大清在火炮技术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与明朝末年的辉煌相比,红衣大炮已经变得稀有,自制的火炮更是存在炸膛的风险。即使是一些质量可靠的大炮,装填炮弹也需要花费数分钟的时间。过热时,还需要长时间的冷却。面对马戛尔尼的速射炮,大清的大臣们虽然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但背后却隐藏着一种天朝的气派——无论对方多么强大,他们都不会表现出丝毫的惊奇,以免被人看轻。

这种气派同样体现在朝廷名将身上。福长安,作为乾隆最宠信的战将的弟弟,位高权重,多次在著名战役中担任总指挥,战功赫赫。

马戛尔尼听说后,希望能在福长安面前展示一番,以赢得他的好感,让自己的卫队演示欧洲最新的火器操作法。福长安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看与不看都无所谓。马戛尔尼的火器操作法——持枪者排成若干纵队,连续射击——在当时的大清还未被掌握。尽管大清有火器鸟铳,但在面对欧洲军队时,由于缺乏这种操作法,其战斗力大打折扣。

在战争中,清兵接连失利,很大程度上就是吃了不会这种火器操作法的亏。如果福长安能放下身段,学习英国的火器操作法,或许后来的战争局面会有所不同。

相比之下,乾隆的态度则更为开放。他对马戛尔尼带来的精密天文望远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臣子们对此一无所知,无法操作,但乾隆仍坚持要试用。最后只好请马戛尔尼派专家来调试。这位英国专家耐心地教导官员们如何使用这架望远镜,担心他们以后在背后议论这架仪器不好。虽然这些清朝官员担心自己学不明白会被乾隆谴责,但他们最终还是认真学习掌握了这项技能。这种天朝的气派只有在皇帝的命令下才能稍稍收敛一些。

尽管清朝官员们在面对新技术时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态度,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仍然隐藏着一种对未知的敬畏和对学习的渴望。只有皇帝开放的态度才能推动这种学习进程的发展。

上一篇:息姑效仿周公,最后结局如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zydelig.cn 娱乐爆料 版权所有 Power by

休闲娱乐,明星走光,明星床戏,免费音乐,娱乐爆料,明星潜规则,影视娱乐,明星换脸,八卦娱乐,明星淫梦,欧美娱乐,明星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