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弘爹娘媳妇都被太后杀害但他对她却礼敬有
今天,我们不谈论他的辉煌功绩,转而聚焦于他与冯太后的故事。曾经,冯太后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不惜对孝文帝及其亲人施加残酷的打击。传闻,冯太后在献文帝在位时,因权力斗争,将其父杀掉,甚至在寒冬腊月,将孝文帝置于冷风之中,身着单薄衣物,几乎危及生命。
孝文帝的母亲之死,也与冯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为残酷的是,当时存在一种制度,即太子封立后,其母需被杀以消除权力威胁。孝文帝极力主张废除这一残忍的制度,但冯太后坚决反对,因孝文帝羽翼未丰,不得不屈服。于是,孝文帝的妻子也因此成为冯太后的牺牲品。
尽管冯太后对孝文帝如此残忍,孝文帝却对她充满敬意。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悲痛欲绝,五天内滴水未进。这是什么原因呢?
据传,孝文帝之所以对冯太后存有敬意,是因为冯太后曾对他悉心教育。在孝文帝年幼时,冯太后虽有废黜之念,但因孝文帝聪明过人,并未与其产生冲突。冯太后的教育让孝文帝刻苦读书,不仅精通儒家经典,也对史传百家有深入研究。
孝文帝最聪明之处在於他的行动并未超越冯太后所设定的界限。他从不妄自尊大,而是虚心学习,从不多言,更不参与大事决策。这种谨慎的态度或许是他能够成功活到亲政的原因。
冯太后的言传身教让孝文帝受益匪浅。她生活节俭,临朝之初便取消鹰师曹,禁止贡鹰等伤生鸷鸟。日常穿戴简朴,从无锦绣华丽的装饰。在膳食上,她改变了宫廷繁琐的旧制,减少菜品花样,杜绝奢侈铺张。
在日常琐事上,冯太后也表现出仁慈和善。有一次,因厨子疏忽,粥中混入蝘蜓。孝文帝见冯太后欲食此粥,心生愤怒,准备严惩厨子。但冯太后却选择宽恕,释放了厨子。这一举动让孝文帝印象深刻。
冯太后死后,孝文帝悲痛欲绝,不仅五天未进食物,还坚持按国君的葬礼规格为她办葬礼。除了悲痛之外,孝文帝对冯太后的尊敬还有一种政治考量——通过表达对冯太后的爱护和尊敬,赢得冯太后一派的支持。
孝文帝反抗冯太后的一个显著事例是关于他的婚姻。冯太后不仅在政治上制约孝文帝,还试图控制他的婚姻。她将自己的兄妹之女纳入宫中,并让他立为皇后。尽管其中一位皇后因不会说汉话被废,另一位则被赶出皇宫并削发为尼,但这也显示出孝文帝与冯太后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复杂纠葛。
孝文帝与冯太后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权力与情感的博弈。尽管存在矛盾和冲突,但孝文帝对冯太后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权力斗争、情感纠葛和智慧的较量。(原文来自历史天天见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