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共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数以万计影视传媒人才产教融合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罗共和深度解读文化自信与产教融合之道
在近日由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人民网、四川省委教育工委等共同承办的2021大学校长论坛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校长罗共和接受了专访,就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和坚持文化自信,以及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以培养影视传媒人才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始终注重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弘扬。罗共和校长表示,作为艺术院校,学生首先要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在学习上有更好的突破。学校强调以德育人、文化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在产教融合方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腾讯、爱奇艺、快手等200家行业头部、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学校拥有电视采编播一体化、全媒体影像创作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多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举措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罗共和校长还介绍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机制。学校拥有一支理论、实务、创作一体化的优良师资团队,教师队伍中近半数是来自影视行业一线的专业人士,双师型教师是实践实训教学与行业发展对标同步的有力保障。在研究型和双师型组成的教师队伍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川影的科研创作成果丰硕,立项课题、核心期刊论文、专著屡创佳绩。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央视、凤凰卫视和全国各级电视台以及国内电影界、网络传媒行业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工作者和电影人,其中不乏知名主持人和导演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培养影视传媒人才方面的重要贡献。
罗共和校长的专访为公众揭示了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努力和成果,也展示了学校在培养影视传媒人才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相信在未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将继续为影视传媒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我国影视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最新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显示,川影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均名列前茅,彰显了学校在影视传媒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自2019年至2021年,我们学校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的表演专业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也荣获了“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殊荣。这些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正向着培养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迈进。教育部提出的新文科建设,为我们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川影正积极探索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与人才培养的跨系和跨界合作,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跨专业学习。新文科的建设必须融入科技元素,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我们积极创新课程,加强师资团队培训,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在媒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背景下,学校鼓励和支持青年专家工作室及教师集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我们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并开设了诸如新媒体写作、高级电影摄影技巧、图文直播技术、短视频运营等创新人才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德艺双馨、理论扎实、技能突出、创新能力强的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于城市与高校协同发展的议题,以及高校如何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的问题,我校已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为例,学校建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已成为四川省委重点项目。该园自筹资金10亿元,打造出一个占地200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国内首个大学内的影视实训平台。这一文创城集影视艺术教育、影视产业合作、非遗文化保护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与行业一线接轨的实训实践平台。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美国格林斯伯勒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准。我们的国际创意学院正面向全国招生,为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川影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体系为核心。我们激发协同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致力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进一步完善保障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文化和艺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