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管理者袁弘(手因运动受伤打石膏第三天他自己拆了影响演戏)
在风雨交加的工作日清晨,袁弘提前20分钟踏入了采访场地,他的心中充满着对即将挑战的角色的热忱。9月15日晚,他将在上海大剧院演绎《弗兰肯斯坦》中的“弗兰肯斯坦”一角。
在生活琐事与工作交织的忙碌时刻,袁弘面临着诸多挑战。他在来上海前的五天里,仅有五天的排练时间,每天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这段时间是他一天中心境最静的时段。而在其他的时间,他忙碌得像个陀螺,处理着家庭琐事和工作的压力。即使如此,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甚至在受伤后毅然决定拆除石膏,只为不影响演出。周围人对他的敬业态度赞不绝口,但他却谦虚地表示,演员应该首先保护好自己。
从夏天到秋天,袁弘在《前哨》和《弗兰肯斯坦》两个剧组之间奔波。他的40岁生日在《前哨》的首演舞台上度过,妻子张歆艺因拍摄电影无法陪伴在身边。生日当天,他简单度过,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准备演出中。晚上,《前哨》首演结束后,舞台监督推来了生日蛋糕,为他简单庆祝。随后他取消了亲友的“业务恳谈会”,回到住处继续与助理核对《弗兰肯斯坦》的台词。
袁弘乐于邀请同行观看演出、听取意见。演员徐帆给了他宝贵的建议,让他意识到在舞台上应该如何更好地呈现角色。他也与同学们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包括少年时代的朋友。他的儿子让他真正感受到天伦之乐,孩子的出现让他学会了换位思考、更加关注家庭生活的平衡。作为明星,他与张歆艺的婚姻备受关注。两人相互扶持、鼓励,共同面对网络传闻的压力。张歆艺的榜样是辛柏青和朱媛媛夫妇,她追求的是科学的生活和爱情。袁弘全力支持张歆艺的事业发展,认为她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
袁弘的忙碌生活和工作使他成为了一个有着管理者本能的人。他在演绎《弗兰肯斯坦》时,被《前哨》勾起了舞台瘾头。他表示:“在舞台上,我们必须将自己完全投入到角色中,演绎真实的情感。”他的努力、才华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使他成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在生活的喧嚣中,他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家庭的关爱,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形象。《弗兰肯斯坦》里的人形生物让每一位男演员都为之震撼,打破所有表演经验的界限,让人忍不住想要挑战自我。袁弘,这位演员,深有同感。
他不是那种情感起伏激烈的人,但演戏却让他情绪波动,全身心地投入。回想起在上戏读书的时候,他的演艺之路从第一部电视剧《天下无双》中的康熙角色开始,之后因在《步步惊心》中饰演十三阿哥而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甚至有人称他为“横店小王子”。
如今,袁弘渴望在舞台上挑战莎士比亚的名著《亨利五世》。他说,每一个充满活力和雄心的男演员都渴望出演这部戏。当被问及为何选择《亨利五世》而不是《哈姆雷特》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年轻的演员都想要尝试《哈姆雷特》。
在最近一轮的《前哨》演出中,袁弘遇到了更年轻的演员搭档。他分享了自己在剧中的体验,如何与年轻的演员反复讨论台词的语气,让观众能够瞬间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想法。这部戏由上戏制作并出品,整个剧组都是同学、师弟师妹、师兄师姐,氛围亲切。导演马俊丰擅长调动演员的积极性,让袁弘感到信任。
袁弘的人生前18年离表演很远,但他一直对表演充满热情。他陪人考试,自己反被录取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进入上戏表演系后,他才发现表演并不容易,但他从未放弃。作为武汉来的学生,他的台词是他的弱点,但他通过不断的努力练习,成功地克服了这一难题。
除了对表演的真诚,袁弘还注重形体和台词的训练。他对美食也有着独特的热爱,每次家庭旅行都会精心安排餐厅。但在剧组里,他会严格控制饮食,带着健身教练,只吃水煮菜叶。对于表演的角度、妆容等细节,他并不太在意,他更关注的是角色的塑造和情感的传达。
袁弘经历过粉丝、流量、综艺、话题度等网络喧嚣的一切,这让他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他开设了自己的面包店,对面包店的态度与对演艺事业的态度截然不同。他拒绝拍摄咖啡制作VLOG,因为他不喜欢被过度挖掘和展现。他希望在角色背后隐藏自己,不做违心的表达,不做过度的表达。
袁弘是一位对表演充满热情、真诚、努力的演员。他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他的故事和经历都让人感受到他对表演的热爱和执着。他的每一次表演都让人期待,他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