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丁柳元(要闹你们出去闹去我们演的是烈士的故事)
在央视新版《江姐》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形象——由丁柳元塑造的新一代“江姐”。这位33岁的演员,以其军人出身的内敛与沉稳,将传奇女性江竹筠演绎得入木三分。她被誉为“荧屏第三代江姐”。
这个称号的获得并非易事。在拍摄过程中,丁柳元为了还原“江姐”受刑的真实场景,坚决要求上刑时要来真的。她曾说:“要塑造出真实的烈士形象,就要先感受他们的疼痛。”与其他一些只为追求利益、缺乏真情的年轻演员形成鲜明对比。
丁柳元是一个特别的人,她既专注又敢于抛弃。从2001年正式出道至今,她大多选择“红色革命”或年代人物作为演艺角色。即使演的口碑非常好,她也不愿意再演同样的角色。
在踏入演艺圈之前,丁柳元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勇气。她曾学习航空商务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国航工作,成为90年代稀有的“白领”。之后,为了寻求更大的挑战,她毅然辞职,开始了自己的歌手生涯。尽管初期并不顺利,但她凭借一腔热血,不断尝试,最终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开始了表演学习之路。
毕业后,丁柳元进入八一制片厂,开始了她的军旅演员生涯。她的演艺生涯非常繁忙,每年都有多部作品播出。这种忙碌让她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甚至母亲生病做手术时也无法抽出太多时间照看。这让原本对她放心的父母越来越担心她的生活和工作。
丁柳元曾在电话中对母亲的关心显得急躁,但她也意识到母亲的委屈——只是想和女儿说说话。这个场景展现了她在追求事业的也面临着家庭与事业的平衡挑战。正是她对演艺事业的执着和付出,让我们看到了她在荧屏上的精彩表现,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感动。
丁柳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坚持、勇气和执着的故事。她在演艺圈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她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心。她的演艺生涯和人生经历都展现了她独特的魅力和勇气,让我们为之感动和敬佩。丁柳元坦言,从她步入演艺圈的那一刻起,她的父母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有什么好事儿啊?”每当她获得奖项,父母总是比她还要开心。有一年,她独揽九个表演奖项,部队甚至为她颁发了三等功。大年三十的晚上,母亲发来的一段长微信,总结了她一年的成绩并送上祝福,字里行间全是她的事,只字不提自家的得失荣辱。多年来,丁柳元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她自我保护的秘密,外界对她是否已婚一无所知。
这位优秀的演员,从业以来主演了四十多部影视作品,其中95%以上都在央视一套和央视八套的黄金时段播出。她成功塑造了多个红色经典人物,如陈独秀的妻子高君曼、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革命女烈士江竹筠等。在诠释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她也从她们身上汲取和学习。
拍摄《江姐》时,丁柳元沉浸在角色中四十多天,专心研读剧本和历史资料,多次前往红岩纪念馆寻找角色的影子。她的出色表演赢得了奖项,但表演结束后,只要听到剧中的歌曲《绣红旗》和《红梅赞》,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流泪。
在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中,丁柳元饰演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为了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和故事,她向焦裕禄的女儿了解关于她母亲的事迹。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丁柳元逐渐融入角色,最后完全沉浸在徐俊雅的经历中。她感受到了徐俊雅的悲与痛,那些痛苦深深地触动了她。那段时间,丁柳元严重失眠,靠入睡,否则就会夜不能寐。一个月内,她瘦了十几斤。
在拍摄焦裕禄病重的场景时,丁柳元已经完全把自己当作徐俊雅,沉浸在生离死别的悲痛中无法自拔。导演喊停后,她依然趴在病床上痛哭,情不自禁地喊出“我不想活了”,这是剧本之外的真情流露。电影上映后,焦裕禄的女儿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让我看到了妈妈当年的影子。”
丁柳元的演技投入、较真,敢于豁出去也敢于锱铢必较。在片场,她曾对嬉笑打闹的年轻演员发火:“要闹你们出去闹!我们演的是烈士的故事,演员必须进入角色。”当她在央视新剧《麓山之歌》中出现时,观众都期待她的精彩表现。
《麓山之歌》作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制作精细。观众们很期待看到丁柳元在工业革命中的精彩演绎。在演艺圈内,像丁柳元这样以“人民演员”为宗旨不忘初心的演员们值得称赞。希望她能继续传承红色基因,一直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