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为什么经常断粮呢?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俗节日 2025-08-13 03:58www.zydelig.cn娱乐爆料

在古代战争中,粮草的消耗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为何打仗时会如此消耗粮草呢?让我们跟随这篇文章的线索,深入一下。

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为例,当他兵出祁山,据五丈原与魏军对峙时,他的每日食米仅3升。这个饭量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但在司马懿的眼中,这却暗示了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可能不佳。

那么,古代的饭量是否真的比现代要大呢?有记载如北魏的阚笥,“一饭至三斗乃饱”。虽然这样的记载可能有所夸大,但我们从中也可以窥见古代战争对士兵体力和饭量的要求确实非常高。

《宋书》中提及的南北朝时期某支部队的饭量,也反映了古代军队的高强度消耗。两万士兵一年需要消耗四十八万斛大米,平均每人每天需要6到7升大米。还有记载提到每天7升口粮对于高级行政干部来说已经是较低标准,更不用说普通士兵了。我们可以推测,每天6到7升粮食应该是当时成年男子正常饭量的下限。

那么,十万大军打一次仗大概需要多少粮食呢?以历史上的一个例子来看,仅仅是十万大军在不打仗的情况下,十个月就需要兵粮四十二万石,换算成现代计量单位就是25000多吨的粮食。打仗时的消耗更是惊人。

为什么打仗会如此消耗粮草呢?因为战争是一场高强度的体力消耗战。士兵们需要不停的急行军、厮杀、追击敌军,这些都需要大量体力。如果吃的少,连拿刀的力气都没有,更别提杀敌了。自古农业国家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补给能力,一旦后勤跟不上,离败仗也就不远了。

古代打仗时的粮草消耗确实惊人。这背后反映的是战争对人力、物力的巨大需求。而要保证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保证后勤的补给能力。这也体现了古代战争的一种残酷现实: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战术和策略的问题,更是后勤和补给的问题。

Copyright © 2019-2025 www.zydelig.cn 娱乐爆料 版权所有 Power by

休闲娱乐,明星走光,明星床戏,免费音乐,娱乐爆料,明星潜规则,影视娱乐,明星换脸,八卦娱乐,明星淫梦,欧美娱乐,明星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