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行动对美军特战体系的影响有哪些 主要的影
在1980年4月24日那场震撼人心的营救行动失败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向总统吉米·卡特汇报了情况。卡特总统在听到关于“沙漠一号”补给点的坠机事故导致8名美军士兵牺牲,解救行动无功而返的噩耗后,深深地皱起了眉头。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这场行动无疑让卡特颜面扫地,严重打击了美国民众对武装力量的信心。
这场行动失败的原因,从上世纪70年代美军撤离越南后,特种作战部队的能力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即便在早期的越南战争中,特种作战部队和常规部队之间的协调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被称为“鹰爪行动”的失败,被看作是这一系列矛盾的集中体现。为了调查这次失败的原因,时任海军作战部长詹姆斯·霍洛威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显示,军种之间缺乏统一的指挥能力是行动失败的重要因素。为此,国防部建议建立一支反恐联合特遣部队和一个特种作战咨询小组。
随着两起事件的接连发生——贝鲁特军营的汽车袭击以及格林纳达的指挥与控制问题暴露无遗,特种作战部队在低烈度冲突下的联合指挥协调能力受到了质疑。国会议员们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迫使国防部在压力下开始改革。于是,在1984年1月建立了联合特种作战局。但这个机构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业务指导机构,它无法直接指挥任何特种作战部队或作战行动,因此无法有效推动特种部队的改革。
仍有一些坚定的改革者,如时任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诺埃尔·科赫和他的助林·罗兰德,他们认为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在国会一些远见卓识的人眼中,特种作战部队需要进行彻底的改变。参议员山姆·卢恩和威廉·柯亨以及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筹备分会主席丹·丹尼尔是激进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坚信,美国军方一直在忽视特种部队改革,并对低烈度冲突的指挥与控制问题深感担忧。卢恩和柯亨强烈批评国防部,认为其对未来的威胁毫无准备。
两年考察结束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发布了题为《防卫组织改革的需求》的报告,提出特种作战如何应对未来威胁的策略。报告的发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促使了国防部的重组。在1986年的春天,两院的特种部队改革支持者们不断向议员们介绍他们的提案。最终,柯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议案,提议设立一个指挥特种作战部队的联合军事组织。一些议员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想法,认为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国家特种作战机构,能够绕过参联会直接向国防部长汇报。这些努力标志着美国特种部队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