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为什么要瞒着
唐隆元年七月二十一日,大唐王朝发生了一场震撼宫廷的政变。这场政变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堪称大唐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在飞骑与万骑等精锐部队的护卫下,李隆基与韦后势力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这场战斗背后隐藏着宫廷的权力斗争和家族恩怨,让我们跟随风趣网一起回顾这段历史。
当时,皇宫的安全由飞骑和万骑负责,这两支精锐部队合称为北衙,共计三万人。除此之外,韦后还临时调入了五万府兵。这场政变的规模可谓空前,其惨烈程度也远超之前的玄武门之变和神龙政变。
当时的中宗驾崩,韦后权势滔天,她想效仿武则天荣登九五,成为第二个女皇。这一行为激起了李唐宗室和一批忠诚于李唐的大臣的强烈反对。于是,一场针对韦后及其党羽的政变爆发了。
政变的成功离不开太平公主在幕后的精心策划和李隆基的卓越领导才能。在政变的过程中,李隆基打着“诛杀韦后,拥立相王”的口号。随着政变的成功,少帝李重茂退位,相王李旦登基为帝。这场政变不仅实现了李隆基的目的,也奠定了太平公主在政界的地位。
关于这场政变的背后故事却令人费解。据说在政变成功后,相王李旦对突然降临的皇位感到意外和尴尬。为什么他会对此一无所知呢?原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了各自的利益故意隐瞒了真相。这场政变之所以被称为瞒天过海之计便可见一斑。李隆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有着自己的野心和计划。作为李旦的第三个儿子他出身并不显赫但他的野心勃勃能力出众使他渴望获得更大的权力。如果事先向父亲汇报那么无论他付出多少努力功劳都将属于父亲和哥哥而他只能分享一小部分胜利果实。因此他决定瞒着父亲发动政变以获得更大的政治资本为争夺皇位争取主动地位。而太平公主则遗传了母亲武则天的政治智慧她对当时的形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她选择支持李隆基是因为三郎只是一个普通王爷而她自己在政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与三郎合作可以让她在事成之后获得更高的地位甚至可能实现她的女皇梦想。如果她与四哥李旦合作那么她在政界的地位将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因此她也选择了隐瞒四哥发动政变。总的来说这场政变的成功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共同谋划的结果他们各自怀着不同的目的合作一起推翻了韦后的统治实现了各自的野心和梦想而李旦这个原本的主角却被蒙在鼓里最终登上了皇帝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