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演员评价赵本山(最近赵本山老师不太省心徒弟们纷纷站出来炮轰师父)
赵本山老师近期面临了一些徒弟们的质疑,原因似乎与待遇问题有关。其实早在十八年前,赵本山与高秀敏之间就有过类似的纷争,核心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赵本山老师的成长经历颇为坎坷。他出生在辽宁省的一个贫困农村,六岁时便经历了母亲病逝、父亲远走的打击,几乎成为孤儿。他的童年苦难和学艺天赋并存。在盲人的二叔的教导下,他学会了二人转的技艺。他的才华逐渐被认可,加入了公社文艺宣传队,并逐渐在舞台上崭露头角。
1982年,赵本山因拉场戏《摔三弦》一举成名,成为辽宁省的名人。命运对他的考验并未结束。他的新生儿子不仅聋哑,还患有多种疾病。为了支撑家庭,赵本山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赚钱。
与此高秀敏与赵本山的缘分也逐渐深化。她遇到了旧识何庆魁,并鼓励他继续创作。何庆魁为高秀敏创作了《谁娶谁》,在东北大火。
1990年,赵本山在姜昆的推荐下终于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小品《相亲》让他的农民形象深入人心。随着名气的增长,他的婚姻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最终,他选择了与葛淑珍离婚,并与马丽娟结婚。
高秀敏与赵本山的合作也日益密切,但利益分配问题逐渐显现。一次家乡演出,高秀敏本以为赵本山会谦让不收高额演出费,结果赵本山直接收下了20万,让她颜面扫地。而在与范伟的演出中,赵本山仅给范伟微薄报酬的做法更是加深了高秀敏的不满。高秀敏觉得赵本山对待范伟不公,对他产生了怨言。她去四川演出时,曾指责赵本山对待范伟的方式“太黑了”。她甚至自己带着范伟去演出时,主动调整分配比例,以确保范伟得到合理的待遇。这种对待遇的不满和争议或许正是徒弟们对赵本山产生质疑的根源所在。这一切的背后或许也反映了娱乐圈名利背后的复杂人际关系和生存压力。赵本山得知消息后愤怒不已:“你如此慷慨,让我情何以堪,我该如何再施舍?”两人的争执让关系破裂,分道扬镳。
赵本山忙于拍摄《乡村爱情》,而高秀敏则投身于《圣水湖畔》的拍摄,二人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生命的无常让人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2005年,正值壮年的高秀敏决定在9月拍摄《圣水湖畔》的第二部。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8月8日,何庆魁的独生子不幸遭遇车祸离世,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高秀敏因此推迟了拍摄计划,向合作伙伴承诺:“今年拍不成,明年一定拍,所有损失我来承担。”
令人遗憾的是,承诺还未实现,10天后,高秀敏因突发心脏病离世,年仅46岁。赵本山得知消息后,立刻赶至高秀敏家中,痛哭流涕,满心的后悔与不舍。他深情地说:“其实我们哪有什么矛盾,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知道有这么一天,当初又何必呢!”
2009年,高秀敏去世四年后,赵本山向62岁的何庆魁伸出援手,邀请他加入本山传媒。“喜欢写你就写,不喜欢就留在我这养老。”年龄的增长让赵本山重新审视过去的恩怨是非,仿佛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
这一年,赵本山带着小沈阳、丫蛋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一夜成名。这让他的徒弟们看到了除了“刘老根大舞台”和《乡村爱情》之外的另一条成功之路。随着小沈阳的爆红,他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在本山传媒的众多头部演员中,只有宋小宝和小沈阳达到了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赵四、宋晓峰、文松、杨树林等一众演员虽然也是公司的重要成员,但在名气上却无法与前两者相提并论。公司内部分配不均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赵本山举办过拜师仪式的徒弟数量近百人,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和利益分配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加之直播行业的兴起让徒弟们看到了新的赚钱途径,公司内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从赵本山的角度看,他一手捧红了这些徒弟并提供了赚钱的平台和资源他们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而从徒弟的角度看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对目前的状况感到不满和困惑。面对这种情况赵本山需要在维护公司利益的同时寻求与徒弟们的妥协和平衡让双方都能满意。期待本山传媒能够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