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大新与主演巍子抱头痛哭(《安魂》近日新出十周年纪念版)
《安魂》十周年纪念版隆重推出,同名电影即将上映——周大新的情感之旅
周大新的作品《安魂》近日迎来了其出版十周年纪念,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即将与观众见面。这部作品,对于周大新而言,是一段永远无法释怀的情感之旅,也是他与英年早逝的儿子的灵魂对话。
一谈到《安魂》,周大新的言语中便充满了深沉的思念。这部小说,起源于2008年他痛失爱子的悲痛。2012年,《安魂》由作家出版社首次出版,扉页上的献词揭示了周大新内心深处的情感:“献给我英年早逝的儿子周宁”,“献给天下所有因疾病和意外灾难而失去儿女的父母”。
在这部作品中,周大新采取了与儿子对话的独特写作方式。从儿子的出生到离开这个世界,再到奇异的天国,这对父子的对话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这些对话构建出现实与幻境交织的丰富图像,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儿子的感恩,以及这对父子之间的坚韧、顽强和对亲情、爱、社会、世界的无尽探求和追问。
这部作品的意蕴不仅局限于对失独群体的观照,更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引导人们去思考中国式的父子关系、生与死的辩证,以及生存与幸福的多种可能性。著名文学评论家胡平评价这部作品:“我们尊敬的作家中,恐怕只有两位曾点燃了自身,以生命为火炬,照亮了我们意识到的生死两界,一位是史铁生,一位是周大新。”
《安魂》出版后,周大新却表示再也不愿去翻看这本书。他说,这部书所触及的伤痛太深,他无法承受反复的阅读。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对儿子的思念从未停止,他有时会在梦中与他相遇,他们的对话仍在继续。尽管如此,他仍然会通过其他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过度沉浸在这份痛苦中。
电影版的《安魂》对于周大新来说同样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尽管他曾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谈及这本书以免失态,但他最终选择让这部电影走近更多公众,他希望更多失去儿女的家庭都能从中获得支持和力量。特别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全世界已有数百万人失去生命,其中包括年轻人和孩子,这让失去儿女的父母精神备受打击。周大新希望这部电影能在全球范围内放映,为这些家庭带去精神的抚慰。
《安魂》以其独特的格式和绝美的叙述,被誉为是一部充满哀伤的长篇小说。它不仅是周大新为儿子安魂的努力,也是他为所有失去孩子的父母安魂的尝试,更是他为这个时代安魂的见证。正如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授奖词所说:“这是一部走出狭窄的个人视野,以无比的豁达将特别的温暖灌注到读者心灵深处的作品。”
十年来,《安魂》的出版和流传给周大新带来了无数的反馈。从失独的父母到年轻读者,他们的反馈让周大新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和生命的无常。这部作品的国际化传播也让周大新深感欣慰。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失去儿女的父母都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对于他来说,《安魂》不仅是一部作品,更是一份对全人类的关爱和慰藉。电影《安魂》是一部深深触动人心的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唐大道(巍子 饰)由于自己的执着和偏见,导致儿子唐英健(强宇 饰)在阴影中挣扎,最终因病离世的故事。
唐大道与妻子瑞英(陈瑾 饰)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打击,而在他们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一个与儿子长相酷似的青年的出现,让他们得以借由与他的对话,表达深深的哀痛和悔意。这部电影通过这一情节,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同时也揭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该片的导演是日向寺太郎,而富川元文则担任编剧。在这部电影改编过程中,周大新也积极参与了意见交流。他曾在选择外景地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与导演一拍即合,选择了开封的一个古城作为拍摄地点。据说,这部电影的全部拍摄都在开封完成,那里靠近黄河,与导演希望展现的古城氛围相得益彰。
周大新在看完样片后,对演员们的表演赞不绝口。他认为巍子饰演的父亲角色非常出色,他的演技无可挑剔。周大新回忆道,他和巍子看完完成片后,两人情感激动,相拥而泣。
至于电影《安魂》本身,周大新表示,他看了一遍就不敢再看,更不敢到影院观看。他说,他和他的夫人都无法承受这部电影所带来的情感冲击。
这部电影《安魂》是一部情感深沉、触动人心弦的作品。它通过真实的家庭情感纠葛,让观众深刻体验到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重新认知。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感受到亲情的深厚与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