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人生中最惨的一次败仗 自己差一点就丧命了
许多人对于打败仗的事情往往避而不谈,然而今天,跟随趣怪网小编的脚步,我们将一同探寻一个特别的故事。
在英勇善战的朱棣生涯中,以少胜多,创造了无数辉煌战绩,威震四方,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即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也曾遭遇过一场惨烈的败仗,几乎丧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场败仗发生在“靖难”之际。建文二年二月,朱棣在击败朝廷的六十万大军后,趁势南下,却在济南之战中遭遇挫败,被山东参政铁铉巧妙击退。此后,朝廷调整战略,任命盛庸为大将军,铁铉为参军,共同统率诸路人马。
这年九月,各路明军纷纷进驻定州、沧州、德州等地。朱棣得知消息后,亲率军队突袭沧州,歼敌万余。接着,他继续沿着运河南下,一路上攻击朝廷军队的辎重,意图切断其供给,再一举击破。盛庸与铁铉率军一路追击,最终在东昌城外与朱棣展开激战。
朱棣在河北、山东一带烧杀一番后,率军直抵东昌。盛庸、铁铉精心准备,宰牛宴犒将士,誓师励众。朱棣看到明军的阵势,二话不说,直接命令燕军骑兵冲锋。明军的火器发挥了巨大作用,首批冲锋的燕军“尽为火器所伤”。朝廷的援军也赶到战场,与盛庸、铁铉合力抵抗朱棣的骑兵。
朱棣因以往的胜利而飘飘然,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冲击朝廷军队的左翼。盛庸调集重兵,将朱棣团团包围。当时的明军本可杀死朱棣,但因建文帝曾下过不许杀死朱棣的圣旨,“莫敢加刃”。
朱棣身处险境,燕军将领朱能、周长率军猛攻明军东北角,成功救出朱棣。而朱棣手下的第一大将张玉,在突入阵中营救朱棣的过程中,不幸被围并死于乱军之中。张玉不仅是朱棣的得力助手,还是明成祖的岳父,其女儿是朱棣的贵妃。
明军在东昌之战中大获全胜,斩首万余人,燕兵大败。建文帝闻讯后非常高兴,恢复了盛庸、黄子澄的职务,并在太庙宣捷。
朱棣得知张玉的死讯后悲痛欲绝,每次提起东昌之战都忍不住流泪。他在北平祭奠阵亡将士时更是悲痛不已,脱下自己的袍服焚烧。他并未因此沮丧,而是吸取教训,稳扎稳打,最终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再厉害的将军,如果骄傲自满也可能会遭受惨败。朱棣的东昌之战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骄兵必败,只有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明史》、《明史纪事本末》、《明太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