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的电影(继罗志祥之后郭涛人设也崩盘了)
五一前夕,郭涛的“人设”崩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源于他在自己的书籍《父亲的力量》中的自曝行为:他曾动手打过女性。这本书中的“神秘教子方”和频频出现的“神观点”,让网友们的三观受到了冲击。
书中,郭涛对某些女性群体的评价充满了偏见和歧视,如女演员被描述为容易给男人戴绿帽、娇气、虚荣。他还大力褒扬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如帮助丈夫处理工作、哄孩子、孝敬老人等,并加上一句“温良恭俭让”,流露出对女性束缚的自豪感。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甚至在书中描述了曾经掌掴前任的经历,并对此进行了一番自我分析。这种对待女性的态度让许多人对他的言行产生了质疑和不信任。
郭涛的道歉并未得到网友的认可,他的行为被视为对女性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许多人对他的失望情绪溢于言表,认为他在剧中塑造的好男人形象与现实中的表现相去甚远。更令人遗憾的是,他的粉丝对他的失望更是深重。很多人是通过电视剧《父母爱情》认识并喜欢上他的,他在剧中扮演的角色江德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出了新一代好男人应有的特质。
现实中的郭涛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父权主义者”。他的行为让人不禁对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产生疑问。虽然他的父母都是演艺界人士,但他从小接触艺人这一行也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尊重女性、具有平等意识的人。相反,他的行为似乎受到了某种陈旧观念的影响,对女性持有偏见和歧视。
郭涛的演艺事业曾一度风光无限,但他的人设崩塌无疑给他的事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他的行为让人们开始质疑他的艺术修养和人格品质。对于许多粉丝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失望。他们曾经喜欢上的那个演员,那个在电视剧中塑造了好男人形象的郭涛,与现实中的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决定。希望郭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正尊重女性,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也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开讲中》,郭涛回忆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坦言,小时候家中充斥着争吵和打闹,那时的他对正常的家庭生活一无所知,对未来的情感走向也倍感迷茫,甚至有时痛苦不堪。这种迷茫与困惑伴随着他的成长岁月,使他对于未来伴侣的期待变得矛盾重重,甚至可以用“拧巴”来形容。
过去的失败恋情,使他在择偶时产生了抗拒选择女演员的观念。每个人的择偶观都是个人想法,没有对错之分,但关键在于能否将自身的标准落实到自身。
郭涛与妻子李燃的相识与相恋,是一段跨越年龄差距的爱情故事。当时的李燃年仅19岁,比郭涛小15岁。两人经过三年的爱情长跑,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不久后,他们的爱情结晶——儿子郭子睿降临人间。
在郭涛的作品中,有一段是李燃的自述。她表示自己拥有不错的嗓音条件,原本计划进军音乐圈。郭涛却持反对态度,他担忧地表示:“我能把我老婆往火坑里推吗?”尽管李燃觉得生活并不只有一条路可走,女人也可以拥有多种选择,但在郭涛眼中,娱乐圈似乎是个不折不扣的“火坑”,足以扼杀所有梦想。
尽管李燃如今的生活安稳安定,郭涛也给予了她足够的关爱,但她的文字中似乎缺少了一个词——快乐。这或许暗示着郭涛在表达情感上的欠缺。他可能更像一个典型传统父权家庭中的男性,显得较为强势。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已步入2020年,郭涛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他的思想观念。他不应固守陈旧的“父权体系”,将这种观念传递给下一代。多少扭曲的原生家庭,在“郭涛们”以父爱的名义下被制造出来。作为公众人物,郭涛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的思想和观念会通过作品传播,产生名人效应。他应当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论和作品,避免传播陈旧的思想观念,以免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在这个时代,男女平等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做好家庭主妇也不应该是好妻子的唯一标准。女性拥有独立的人格和选择权,可以完全独立于家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郭涛所强调的“温良恭俭让”可以是女性的品质之一,但绝不是唯一。女性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幸福。我们希望郭涛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