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合作演员(用他自己的一句相声台词这棵老树终于开花儿了)
天津话系列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自2004年起至今已拍摄九部,第十部也已完成。在第一部中,我们看到了71岁的杨少华老先生,如今他已84岁高龄。杨少华和杨议父子成为了中国影视界继陈强陈佩斯之后的一对优秀喜剧父子档。
杨少华在成名前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出生于北京贫苦家庭的他在小时候便与母亲一同捡废纸、捡煤礅来维持生计。因家庭贫困,他13岁时便进入西单鞋厂学做皮鞋。而鞋厂旁边的启明茶社则是相声的大本营,那里的相声名家如张寿臣、马桂元等轮流献艺。尽管杨少华一直对相声怀有热爱,但他最初却是在茶社打杂,通过观察和学习的机会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相声技巧。他的相声功底深厚,现挂能力更是信手拈来,深得观众喜爱。
杨少华的职业生涯起初并不顺利。作为一名相声艺人,他曾通过撂地儿的方式谋生,即在公园等公共场所表演相声并敛钱。那个年代的观众普遍贫穷,给钱的不多,杨少华经常收不到钱,甚至被警察当做盲流带到派出所讯问。他也有运气好的时候,比如在一次电影散场后,他随机在人群中说了一段相声,竟然赚了100多块。
到了70年代末,杨少华开始与一群演员在全市各大企业礼堂演出。他们凭借简单的舞台设备和话筒,就能让观众乐两三小时。他们的演出几乎覆盖了当时天津的所有大厂。
杨少华的性格幽默机灵,虽然外表给人慢条斯理的印象,但其实他非常机智,脑瓜反应特别快。记得有一次,作为记者给杨先生打电话约采访,电话接通后,他开玩笑地说“不是”,让记者一时反应不过来。其实这只是他的一个小玩笑。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杨少华去探望侯宝林先生时,侯夫人王雅兰不知道他是谁,他巧妙地接了一句话,成功逗乐了大家。
除了给观众带来欢乐,杨少华还给马三立和马志明捧过哏。他调入天津市曲艺团后,开始与马志明合作。两人合作的《》和《地理图》等作品深受观众喜爱。由于马志明喜欢逗哏的活,两人最终选择了裂穴。尽管如此,杨少华在马志明的叙述中仍被看作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他曾主动找到马家提出给马志明捧哏,在马家得到了肯定并成功调入了曲艺团。两人合作期间,杨少华总是努力在台上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展现自己的幽默才华。
杨少华的一生充满了喜剧色彩。他的幽默天赋和丰富的相声技巧使他成为了中国影视界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喜剧大师。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些人因为命运的交错而相遇,有些人却因为舞台的变迁而分离。刘俊杰和杨少华便是如此。当刘俊杰调入曲艺团后,与杨少华的关系日渐亲近,仿佛命运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马志明看到了这一切,他向杨少华提出了一个决定性的建议:“既然你愿意跟他,干脆就跟他吧。”这句话如同破冰之锤,让两人彻底分手,各自走向属于自己的舞台。
关于二人分手的具体原因,是年龄差距造成的简单分歧吗?网络上一直热议不断。岁月的流转早已让两位先生年事已高,他们的人生已经有了各自的发展轨迹,不会再去纠结过去的种种。
马老的声音沙哑而有力,他在舞台上与杨少华有过一次临时的合作。那次,马三立先生临时演出,急需一个捧哏,杨少华被选中。那是杨少华第一次给马老量活,他紧张得连大褂都是借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登台,他面对马三立先生的追问,紧张得支支吾吾。即使在那种情况下,杨少华依然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完成了演出。侯耀华后来开玩笑说,杨先生等于站台上听了一段相声。
在天津市曲艺团的日子里,杨少华还与赵伟洲合作过。退休后,他回到了北京。2002年,央视举办的首届全国相声大赛上,杨少华和儿子杨议都报名了。杨少华带着激励儿子的心思参赛,而儿子也不负众望地获得了冠军。从那之后,父子俩开始合作,他们的相声《有这么一个人》赢得了观众的喝彩。在准备央视春晚时,他们的作品《贺岁片》在最后一审被拿下。杨少华失落地离开了央视“影视之家”,这件事也让杨议坚定了回天津投身影视圈的决心。
2004年,《杨光的快乐生活》的开机为父子俩带来了新的机会。他们再度联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部作品中。而这部电视剧也见证了杨少华的重生,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成为观众心中的经典。就像他自己说的那句相声台词一样,这棵老树终于“开花儿”了。他的演艺生涯在晚年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