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建造 了一支抗击侵略者的军队,最后为何会被剿灭?
历史传奇人物祖逖:壮志未酬,北伐之路坎坷曲折
当我们谈论起历史,总会有一系列英勇事迹浮现在脑海。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传奇人物——祖逖。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其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
公元313年,祖逖被任命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肩负着赴洛阳勤王的使命。虽然司马睿正全力开拓江南,无意北伐,但祖逖心怀壮志,进言道:“晋室之乱,非百姓造反,而是权臣之争,致使夷狄乘隙而入。如今北地百姓受尽蹂躏,皆有奋起反击之志。若大王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统领,江北豪杰必会闻风响应,沦亡之士亦会归心。申雪国耻有望。”
尽管司马睿态度消极,仅拨予少量粮饷和布帛,让祖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但他的决心并未动摇。祖逖率领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渡江北上。行至大江中央,他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
渡江后,祖逖暂驻淮阴,一边招募兵士,收拢周边坞堡和乞活军势力,一边发展农业生产,打造兵器。短短几年间,他便拥有了一支规模数万人、战斗力强悍的军队。在与石勒、石虎的作战中,祖逖连连取胜,地盘逼近黄河。祖逖亲手拉起的这支英勇抗击侵略者的军队,曾让石勒畏惧到对部下下令不得主动与其发生军事摩擦。
正当祖逖的北伐军大有北渡黄河之势时,东廷朝廷传来的消息使他忧愤成疾,不久便郁郁而终。权臣与司马睿的矛盾到了剑拔张的地步,祖逖的离世无疑加剧了这一紧张局势。王敦原本惧怕祖逖,因此不敢贸然叛乱。但祖逖病死后,王敦发兵攻打东晋都城建康,引发了“王敦之乱”。
祖逖的胞弟祖约接掌帅印后,虽才能不济、驭下无方,但仍努力抵抗石勒的进攻。但在平定王敦之乱时,祖约率领祖逖亲手缔造的北伐军参与了平乱。后因功升任镇西将军。
晋明帝病逝后,五岁的晋成帝继位。国舅庾亮掌管朝政,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当庾亮杀南顿王司马宗等宗室时,大失人心。苏峻叛乱时,祖约因与庾亮的不满而参与叛乱。建康陷落后,祖约领导的北伐军在历次战斗中逐渐消耗殆尽。最终,祖约无奈北逃投奔后赵石勒。但石勒看不起他,不久找借口将其诛杀并灭族。
回顾祖逖的一生,虽壮志未酬、坎坷曲折,但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这位爱国将领的传奇故事将永远被后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