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族到底占据什么地位 他们为什么会在唐朝
你真的了解贵族吗?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你深入了解贵族的历史和变迁。
自古以来,贵族在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拥有高于其他阶层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掌握着丰富的资源,成为其他阶层追求的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贵族呢?
自夏朝中国出现国家体制以来,贵族阶层逐渐崭露头角,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兴盛。到了隋唐时期,贵族阶层却突然转弱,甚至在之后的历史中逐渐消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回顾历史,中国有许多著名的贵族家族。夏朝有夏家族,春秋战国有六卿、七穆,魏晋有世家大族如王谢袁,隋唐则有五姓七望贵族。尤其是隋唐时期,中国的贵族达到了巅峰。以李世民为例,他也是贵族中的贵族。
李世民的家族背景十分显赫。他的曾祖父是陇西郡公,祖父李昺承袭了爵位,并担任重要职务。而到了他的父亲李渊,更是不得了,不仅世袭了唐国公,还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并与皇室有着紧密的联系。用现代的话来说,李世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
据《中国社会史》一书中的数据,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期间,担任过宰相的一共有179人,其中80%出生于士族、门阀家庭。这有力地证明了唐王朝的核心成员主要由贵族组成。
那么,强盛如唐朝的贵族阶层是如何走向衰弱的呢?制度变迁起到了关键作用。隋唐时期开始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改变了原有世袭贵族的绝对地位。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开始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
到了宋朝,寒门子弟开始成为“天子门生”,贵族踪迹难寻。宋朝统治者意识到唐末贵族的弊端,开始重视文化教育,鼓励读书。从宋朝开始,统治者十分重视寒门士子和各阶层读书人,在贵族无法担当重任时,通过科举入仕的平民阶层维护了统治。
除了制度变迁,贵族的衰亡还有历史选择的必然。早在五代十国时期,贵族就开始展现出衰败之象。而在唐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和后来的计划谋朝的朱温对唐朝贵族进行清洗。频繁的战乱使得这些贵族几乎消失殆尽。
中国贵族的灭亡既是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所制定的科举制度起到了替代作用,也是战乱优胜劣汰的历史必然选择。从唐朝开始,中国再无贵族,一个平民的时代正式开启。
对于这一历史现象,各位读者朋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史》、《唐朝那些事》、《大唐兴亡三百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太祖朱温大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