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自我鉴定
从业五年,矢志不渝——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成长之路
一、师德之光与职业素养的磨砺
五年来,我始终坚守“以德治身,以爱育人”的信仰,将师德融入每一天的保教工作之中。通过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不仅在幼儿情绪管理、行为引导中践行了尊重与理解的原则,更通过游戏化方式巧妙地化解了幼儿入园焦虑,实现了班级幼儿情绪稳定率高达95%以上。我坚持“以身立教”,以行动诠释师德的崇高,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赞誉,三年内保持零家长投诉记录。
二、专业能力的蜕变与教学实践的深耕
1. 课程设计与实施:我创新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开发出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四季」主题课程。整合五大领域目标,让孩子们在中快乐成长,幼儿参与度提升40%。
2. 观察评价能力:我建立了幼儿成长档案,运用轶事记录法捕捉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我所撰写的两篇观察案例入选区级优秀案例集,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3. 艺术素养的应用:发挥绘画特长,我创设了沉浸式班级环境。原创绘本《彩虹镇的秘密》荣获市级幼儿读物评选优秀奖,这是我在艺术教育领域的一次突破。
三、班级管理的精进与团队协作的默契
1. 我实施「小当家」自主管理模式,通过值日生轮岗制度培养了孩子们的责任意识。班级的常规优秀率在园内始终保持前列。
2. 作为配班教师,我主动承担大部分家长沟通工作。创新使用「成长瞬间」短视频周报,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满意度达98%。
3. 与主班教师形成AB角协作机制,在园所的各项主题活动中,我们三次荣获最佳合作团队称号。
四、持续发展的蓝图与未来规划的远见
1. 我注重专业提升,完成「幼儿STEAM教育」专题研修。相关论文荣获省级三等奖,计划2026年考取蒙台梭利高级教师资格。
2. 我掌握了智能教具应用技术,独立设计的AR互动课件《恐龙博物馆》荣获信息化教学竞赛二等奖。
3. 我已立项园级课题《混龄游戏中社会性发展支持策略研究》,并完成初期数据采集工作。
从业五年来,我以“温暖引航人”为职业定位,在师德修养、专业能力、家园共育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未来,我将继续深化“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突破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教育领域的实践研究,努力在三年内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继续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