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堕胎严重而得水子供奉奇俗
在日本,水子的雕像遍布各地,无论数量少的一两个,还是数量多的成千上万,都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这些雕像所呈现出的场面,虽然显得有些阴森,但却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每天都有大量的老妇人和年轻女子前来,她们焚香点烛,献上鲜花,以此祭拜水子。
水子,原指那些出生后不久便夭折的婴儿,因为未曾命名,所以被称为水子,寓意为像流水一般逝去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人们往往选择简单的埋葬,而不举行盛大的葬礼。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水子概念发生了转变。
如今,水子更多地指的是因堕胎、难产和流产等原因导致的胎儿死亡。日本的育儿成本高昂,使得许多夫妇选择不生育,导致社会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婚前性行为导致的怀孕,往往选择堕胎,这也使得日本堕胎女性的年龄日益年轻化。每天,至少有6000名日本女性选择堕胎,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媒体报道纷纷聚焦于这一话题,用煽情的笔触描绘堕胎手术的恐怖和胎儿的可怜。一些关于胎儿亡灵充满怨气、进行复仇的荒诞故事也层出不穷,这些报道使得人们对水子充满了恐惧和敬畏。
在这种情况下,寺院的僧侣们开始发表对水子的看法,为水子供奉提供了宗教上的解释。他们认为,胎儿具备成为人的可能性,其灵魂应当与去世的成人一样受到供奉。那些被认为带来不幸的水子亡灵,其实并无恶意,只是希望人们能够关注他们,进行供奉,帮助他们早日超度。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寺院建立了专门供奉水子的墓地。当丧主提出供奉要求时,僧侣会询问相关信息,然后根据丧主的意愿,给水子授法名。这些法名往往源自佛教经典或父母的名字,结合季节特点而命名,如春梦、夏云、秋露、消雪等。没有授法名的水子则被称为某家水子之灵。
随后,丧主会购置一个石雕像作为水子的象征,供上祭品。僧侣则开始诵经,并将水子石像安放在地藏或观音菩萨的身边。值得注意的是,水子供奉并非免费,虽然多数寺庙没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但丧主会根据自身情况给予适当的施舍,通常在3000日元至1万日元之间。
也有一些人选择不通过寺庙自己供奉水子。他们在住家附近或街头巷尾搭建小神龛,请来一尊小菩萨像,这样供奉水子十分方便。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人们的心愿都是一致的:希望水子能够得到安息,早日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