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
音乐会 2025-08-04 19:57www.zydelig.cn娱乐爆料
深究其异,源于环境之不同,交往之异,朝中官僚体系之差异,乃至一连串差异引发的结果之必然区别。
以鳌拜为例,他是那位亡国之君的托孤重臣,其功勋卓著,对于国家建设可谓倾尽全力。鳌拜前半生的表现,在顺治帝之下堪称英勇,屡立战功。然而到了康熙朝,成为四大顾命大臣之一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其他三位大臣中,遏必隆选择明哲保身,索尼年迈体衰,这使得鳌拜逐渐变得专横跋扈。从冤杀苏克萨哈的事件中,便可略见一斑。
历史的真相往往并非表象所见。鳌拜其实并没有像传闻中那般可怖。之前提到,他的前半生并未居功自傲,未曾结党营私,更未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或小团体。这也导致了后期康熙对他进行制裁时,几乎没有人为他效命。没有布下庞大的人脉网络,当康熙发起攻击时,鳌拜几乎无法抵挡。
再观曹操,他最大的功绩在于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的天子,即是汉献帝。在汉献帝逃离长安、到达洛阳、群臣困顿之际,曹操迎接汉献帝至许都。汉献帝在许昌的日子并不好过。曹操在朝廷中站稳了脚跟,汉献帝身边的文臣武将几乎都是曹操的人,他连号召力都只剩下名义上的天子名号。
在这种情况下,汉献帝有心机也难以施展。他想要做些动作,比如衣带诏,都很难实现。身边没有可信赖的人帮助他传递信息,更不用说有人能帮他杀掉曹操了。对于汉献帝来说,不被曹操所杀已经是万幸。
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真相往往隐藏在层层迷雾之中。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他们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局势、以及他们的决策和行动,都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解读历史时,我们需要保持客观和理性,不被表象所迷惑。
上一篇:楚辞中适合女孩子的名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