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多月的宝宝咳嗽怎么办
打破常规,揭示中医奥秘——解决孩子郁热咳嗽的困扰
在中医的博大精深中,治病并非简单的“一减一等于零”的机械式操作。许多家长在面临孩子咳嗽时,盲目地将“热者寒之”当做临床准则,但往往因此埋下祸根。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个两岁半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因郁热咳嗽而备受困扰。
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一度因感冒而引发咳嗽,历经半年之久,屡服中西药物却未能痊愈。从西药抗生素、镇咳剂到中药小儿清肺、蛇胆川贝、止咳枇杷等,孩子的咳嗽依旧不断,甚至出现了面色暗滞、纳食减少等症状。面对这样的困境,家长们不禁陷入迷茫。
那么,如何辨别孩子的郁热在肺呢?在中医看来,小儿指纹的风、气、命三关是病由浅到重的顺序。一旦指纹进到指甲,即所谓透关射甲,便意味着病情严重。本案中,患儿指纹色红,属外感表证,而脉象滑数则表明内有郁热。进一步来说,肺与大肠为表里,开窍于鼻,主皮毛。如果郁热伤害到皮毛,就可能引发皮肤病;伤害到鼻子,则可能导致鼻炎;伤害到肺,便会引起咳嗽、喘等症状;伤到大肠,则可能导致便秘、腹泻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郁热咳嗽,有些家长可能会想,既然是热,那就应该把它清掉。这并非简单的清热问题。在中医看来,我们要从气的角度去看。肺家有郁热时,“郁”相当于热在里边,上面盖了一层被子。如果再用抗生素、镇咳剂、小儿清肺颗粒等寒凉药,相当于再往上加被子,热如何能出去呢?这种热不能清。
当体内有郁热时,肺气和胃气无法正常下降,反而会随热邪向上,导致肺失宣降,上逆为咳。针对这种肺失宣降导致的咳嗽,我们可以借鉴赵老的处方,记住宣肺的四味药:前胡、杏仁、浙贝、枇杷叶。但凡是肺家有郁热引起的舌红咳嗽,不管是虚证还是实证,这四味药都可以用。
治咳之要在于气机。滥用抗生素或其他寒凉药会对脾胃产生影响,损伤胃气。其核心问题在于郁遏气机。在临床中,如果患儿恣食冷饮、乱用抗生素等寒凉药都会郁遏气机,导致肺中郁热被遏,不得宣散,久咳不已。
中医治病并非简单的机械操作,而是需要深入理解病机的复杂过程。面对孩子郁热咳嗽的困扰,家长们应该摒弃简单的清热观念,从气的角度去思考和治疗。通过合理的中医调理,帮助孩子们摆脱咳嗽的困扰,恢复健康活泼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