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名家姚璇秋逝世(她留下的是如此动人的舞台形象与高风亮节)
姚璇秋老师,这位潮剧界的璀璨明星,于7月2日早晨安详离世,享年88岁。她一生为潮剧的弘扬与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回首姚老师的艺术人生,仿佛是一部动人的传奇。出生于1935年的她,在澄海这个舞台上,早早地展现了对潮剧的热爱。尽管生活艰辛,但她总是被潮剧的魅力所吸引,只要有机会,她就会追逐着戏班,模仿演唱。
解放以后,姚璇秋参加了澄海广播电台的节目演唱,她的才华被老正顺剧团团长郭石梅和炳光师傅所发现。虽然一开始她拒绝了剧团的邀请,但听到剧团领导关于新社会的描述,关于戏班子改革的信息,她激动不已。1953年,她提着网袋,穿着红木屐,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潮剧团。
在剧团里,姚璇秋得到了潮剧大师们的指点,她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无论是《扫窗会》中的王金真,还是《荔镜记》中的黄五娘,她都能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她的表演朴实自然,细腻到位,唱腔委婉传情,圆润悦耳,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弦。
姚璇秋老师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她晋京演出,让潮剧这一古老剧种焕发出新的魅力。她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梅兰芳大师亲笔为她题下“雅歌妙舞动京华”。1963年,周恩来总理更是亲自接见了她。
即使名声在外,姚璇秋老师依然保持着对潮剧的热爱和执着。直到临去世前几天,她还在为潮剧的发展奔波。她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6月26日为汕头成功申报到2024国际潮团年会站台助力。
姚璇秋老师的一生,是潮剧的一生。她的离世,是潮剧界的一大损失。但她留下的艺术遗产和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潮剧的历史长河中。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潮剧演员,为传承和弘扬潮剧文化而努力奋斗。
姚璇秋老师,您走好。您的精神将永存于潮剧的世界,您的艺术将永远熠熠生辉。首次踏入京城的姚璇秋,便担当了潮剧《荔镜记》和《苏六娘》两部大戏的主角,她的表演令人瞩目。更令人称道的是,她还主演了折子戏《扫窗会》,这部作品后来成为她的代表作,使她名声大噪。
在京期间,潮剧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怀仁堂里,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前来观看,为潮剧的魅力所吸引。而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更是为姚璇秋亲笔题字,赞美她的表演艺术。
1959年和1961年,潮剧的经典剧目《苏六娘》和《荔镜记》被拍摄成艺术影片,向全国观众展现潮剧的独特魅力。姚璇秋在电影中塑造的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生动鲜活,令人难以忘怀。她介绍,这些剧目背后的故事都是历史的真人真事,展现了潮剧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七十余年来与潮剧共发展,为潮剧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她深感荣幸能够为这个古老的剧种贡献自己的力量。当总书记来到潮州考察时,她对潮剧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感到骄傲和幸福。姚璇秋表示,她愿意尽余生之力为潮剧贡献一切。
姚璇秋是一位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她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性格的舞台人物形象,主演的剧目都成为潮剧经典。她的演唱艺术有丰富的表现力,继承了潮剧青衣旦行的传统表演艺术程式,又广泛学习融化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逐步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对潮剧艺术传承有深刻的影响。
她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89年,她获得的《井边会》唱片荣获中国唱片公司首届金唱片奖。2010年,她荣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2008年,她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潮剧的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和2021年,她先后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和被授予“全国优秀员”称号。这些荣誉都是对姚璇秋在潮剧领域的杰出贡献的肯定。
姚璇秋对潮剧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感动。她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她将继续为潮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精神和对潮剧的热爱将永远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姚璇秋的艺术生涯不仅仅是在舞台上,她也一直致力于潮剧的推广和传承。她参与了许多潮剧的传承项目,为年轻一代的演员传授表演技巧和经验。她的努力和贡献使潮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得以在现代社会继续繁荣发展。
姚璇秋是潮剧的骄傲,她的艺术成就和对潮剧的热爱将永远被铭记。她的一生都在为潮剧的传承和发展而努力,她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