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纪晓岚乾隆帝视其同妓女 不准随便谈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才子纪晓岚将他的一生精力倾注于《四库全书》的编纂之中。这一时期,清朝的统治相当严酷,文字狱频发。据统计,在纪晓岚参与编纂《四库全书》期间,文字狱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多起,几乎占据了总数的一半。
纪晓岚深知皇帝的心思,一方面他目睹了许多著作因政治问题而被禁毁或篡改,另一方面他也耳闻了当代许多文人因言惹祸的遭遇。面对这样的政治环境,这位智商甚高的纪晓岚选择了谨慎行事,甚至可能选择回避或不再发表任何可能引发争议的文字。这就像是一种“鸵鸟政策”,旨在自保。
纪晓岚作为一位有声望的大知识分子,被选中来领衔编纂《四库全书》。这背后既有满族统治者的考量,也存在对他们可能试图通过这一工程对汉族知识分子进行再教育的意图。尽管纪晓岚看起来地位显赫,但实际上他可能只是乾隆皇帝的一件小摆设而已。乾隆皇帝曾直言不讳地对纪晓岚说:“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这样的直言无疑在纪晓岚心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以纪晓岚为代表的汉族最优秀的知识分子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一方面遵循主子的意愿对古人的著作进行全面修改;另一方面,他们在修改过程中也自我实施了精神上的阉割。他们中的一些人如同纪晓岚一样,将他们的才华和精力转向了更为安全、无争议的领域,如笑话、对联等轻松的文学创作,而不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胸怀大志,投身于独立思考的著述事业。
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经历了心理演变。他在三十岁以后曾有过激昂的阶段,但随后重新回到了繁琐而细致的考证之学。他坦承自己的心理变化,表明他已经被乾隆皇帝成功地实施了“洗脑”,从一个不羁的游魂变成了注重劝惩的卫道士角色。
纪晓岚绝非寻常之辈。他的聪明才智和旺盛的创造欲望在被压抑后,必然会寻求新的发泄渠道。这种“移情效应”使他转向日常生活,尤其是食和性两个方面。与历史上许多被压抑的知识分子一样,他在这些方面找到了发泄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像纪晓岚这样被精神上阉割的文人,其肉体上的欲望常常是超乎寻常的发达。这种现象印证了生物学法则:身体的某一方面被压抑时,另一方面往往会出奇地发达。纪晓岚正是这样一个在精神上极度萎缩而在生理上极度膨胀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