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马藜剧照(我挺喜欢练瑜伽的瑜伽跟我小时候的跳舞有点像)
对于马藜而言,生活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她学会了接受、包容和妥协,而这些并非负面的存在,反而是她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当下,她在变化中找到了更宽广的自己。
在HB独家对话中,马藜分享了她在电视剧《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中的生活化角色。该剧在央视八套热播,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改革浪潮下,韩家四姐弟克服困难、找回亲情的故事。马藜饰演的二姐韩爱兰,是一个正直坚强的人,她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执着。尽管面临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困难,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和目标。马藜欣赏并敬佩韩爱兰的担当,同时也通过这个角色体验了手足间的温暖与真挚。
角色对马藜来说,就像是在经过每一盏路灯下显现的影子。她在设定中倾注自己的精力与情感,将角色充实圆满。回顾过往的角色,她能够准确细致地阐述出角色的心路历程。对于韩爱兰这个角色,她说:“她从刚开始的执拗到中间的蜕变,再到最后的接受,是一个非常有担当的女性角色。”
无论是《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中的韩爱兰,还是《亲爱的孩子们》中的白歌,亦或是《远方的山楂树》中的蒋欣童,马藜饰演的角色都是更加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她的角色真实反映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遇到的情感羁绊和生活烦恼。
对于能够来到她身边的角色和工作团队,马藜都将其视为缘分的相遇。她选择角色时,更倾向于现实主义题材的剧本,因为她觉得更贴近生活。在选择角色时,她更偏爱那些跟她能产生共鸣的角色。好的剧本能够成就演员和角色,提高角色的完成度。在进入一个角前,她会深入剖析并理解剧本,探究情感表达的方式。
马藜注重角色的内在展现表达,而非外在的设定。她通过写作来分享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扮演过程中的感悟。她强调演员在拍戏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自己清空,以最好的状态融入创作团队,与导演更好地配合,才能完成好角色。
除了已经尝试的角色类型,马藜一直在等待心中期盼的角色。她特别想拍刑侦题材或心理探索题材的现实主义戏剧。除了工作,她还注重精神世界的富足,通过追喜欢的剧、看书等方式让自己的时间更加充沛富足,增强自信感。
谈及今年的收获,马藜表示她学会了和“容貌焦虑”妥协。她认为作为演员,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要求不仅仅在于容貌或身材,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充盈。皱纹的出现也带来了更多角色的可能性,她愿意接触更有生活经历的角色,在时光中前行,用健康的身体享受并承担起自己的生活。在岁月的长河中,没有既定的轨迹和目标,我们依然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刻下成长的印记。在这条成为演员的道路上,马藜不断尝试突破自我,沿途的灯光璀璨夺目,每一个影子都陪伴着她前行,她从不感到孤单。无论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是日常的闲暇时光,她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
HB问答时刻,马藜分享了她生活中的小细节。当问及在家是点外卖还是做饭时,她坦言:“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我会更倾向于点外卖。但当我父母来陪我时,他们更偏好在家吃饭。”可见家庭的力量总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归属。
谈及运动,马藜特别喜欢瑜伽。“瑜伽与小时候的舞蹈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令人舒适的锻炼方式。”她解释说,“瑜伽的理念让我与自己内心的竞争和抗衡得以继续,也让我不会荒废曾经的功底。”她的这种坚持和热爱不仅是对身体的锻炼,更是对心灵的滋养。
关于护肤意识,马藜从小就有深刻的体会。她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的皮肤底子不是很好,常常面临青春痘的困扰,因此护肤一直是我关注的重要问题。”她在挑选护肤品时格外谨慎,强调适合皮肤才是最重要的。她在寻找适合自己护肤品的路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无论产品价格高低,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她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尝试不适合自己皮肤的护肤品,否则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在人生的道路上,马藜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她用勇气和坚持诠释了自己的演艺人生。而她的日常分享则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她:热爱生活、注重内心、关注自我。这样的她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无限可能。